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手機選單
:::

老船長講古

    【蔡船長來講古】作者:蔡孟玲

          記得十幾年前,我還是一位「話水會鼎動」的資深船長,船上大大小小每個人,都得聽我的話呢!現在我是一位退休的老船長,偶爾客串出海,回憶以前的當年勇,讓我彷彿又回到那段靠海維生,與海搏鬥的日子。  

           每當船隻回航靠港,有時我會利用工作時間,和其他的船長聊一聊天,交換一些訊息;有時參加一些聚會,到鄰居家串串門子;一到傍晚,我都會走固定的一條路到港邊,在路上都會遇到熟識的其他船長,這時大家都會一同往海堤邊走一走、散散步,順便聽一聽有什麼新鮮的事發生。

     

    漁船停泊

    圖一   蚵仔寮漁港漁船停泊

     《守信的烏魚》

           我的船是以捕烏魚為主;而我的另一半,除了家裏大大小小的家務外,漁汛來時,也會到漁市場幫忙,有時還要利用空閒時補補漁網,曬曬烏魚子;蚵仔寮漁港以捕烏魚為主,烏魚,又稱『鯔 (ㄗ) 魚』,是底棲類迴游性魚類。牠的體形圓長,頭背扁平,眼皮脂肪厚,體背呈橄欖綠色,腹部漸淡,腹部為白色,體側有6~7條 不明顯暗褐色帶。體長三十至八十公分,多生於鹹淡水交界的河口。

    製作烏魚子

     圖二   蚵仔寮漁民以捕烏魚 製作烏魚子維生

            一般來說,烏魚只有在成魚冬季產卵期時,才會離開中國大陸沿海。產卵期的烏魚對海水溫度及鹽度特別敏感,冬季北方寒流一來,海水溫度便隨著氣溫下降,這時烏魚群就會結隊南下,尋找適宜產卵的海域。每年大約冬至時分,烏魚群便向南迴游到台灣,經過台灣西部海岸,在南端海域產卵以後北返。這樣洄游,數百年始終如一,因此烏魚也被稱為「信魚」。

     

     《捕烏魚》

           烏魚是蚵仔寮漁民重要的經濟來源,因為它可觀的獲利,使得每逢烏魚汛期,許多船隻便競相捕捉。關於捕烏魚的盛況,在臺灣漁業史上早有記載,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回顧這段捕烏歷史吧!

           荷蘭時期:荷蘭人佔領台灣時,很重視捕烏魚帶來的豐富稅收。那時,中國漁船想捕烏魚,必須先到大員領取執照,才可到打狗、堯港、下淡水一帶去捕烏魚。回到港口後,再根據漁獲量,交出十分之一的魚稅,這就是所謂的「什一稅」。之後,荷蘭人為了固定稅收,採用「包稅制」,也就是不管漁獲量如何,都要繳交一定的稅金 。

           清領治台:明鄭時期到清朝治台期間,仍沿用包稅制抽稅。清乾隆年間,令規定漁民必須領有魚旗,才可以出海捕烏魚。

           日治時期:民國前三年,曾從日本長崎縣延聘烏魚子製造專家,來台灣指導傳授技術,在高雄、鹿港兩地,設立工廠製造烏魚子,產量增加後,外銷來增加稅收。

           二戰結束後:民國四十年代,台灣漁船逐漸轉為機械動力,加上捕魚技術的改良,烏魚漁獲量逐年提昇。民國六十六年,開放漁船裝設對講機,一旦發現魚群,漁民便立刻通知友船一起捕捉,烏魚產量也進入顛峰期,到民國七十五年,每年烏魚平均年產量將近兩百萬尾,烏魚真的成了漁民致富的「烏金」了。

           近年來:民國八十年代,台灣沿海污染嚴重,加上以前大量圍捕烏魚,母魚產卵的機會減少了,烏魚的漁獲量也逐年降低。最近幾年大陸漁民在台灣北方海域先行攔捕,再加上地球溫室效應,海水的溫度提昇了,烏魚不再洄游靠岸,年產量已大大的減少,號稱「烏金」的烏魚就快要消失了。目前有養殖的烏魚,但是口感仍不及野生烏魚,價格上也有很大的差異。

     

     《烏魚子加工》

           我們家製作的烏魚子品質最好,製作過程繁瑣,主要經過流程;選擇雌魚→採取卵巢→清洗→去血→鹽漬→脫鹽→整形→乾燥→成品等過程。所以我極力推薦,來蚵仔寮別忘記買烏魚子當伴手禮 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  

           根據我這些年來的觀察,蚵仔寮地區和附近海域,若能妥善落實保育,有機會形成海域之良好種原庫,讓魚苗或是無脊椎動物的幼生可以擴散,對於臺灣海域的生態資源永續經營具有正面的影響。

           隨著藍色公路的開航,蚵仔寮漁港改善了旅遊的基礎設施,到這裡從事遊憩活動的遊客量只會繼續增加。亟需在遊客湧入之前,將現有的海域生態資源做資料的完整蒐集,以了解資源現況,並建置長期監測之基礎資料,以作為未來規劃和環境資源利用的參考。

           其實,有時我也會將船開到西邊靠澎湖的海域,這裡有中國沿岸流、黑潮支流交會,魚群匯集於這個海域。澎湖南側有水深不及 25 公尺的台灣淺灘,東吉嶼東側是水深 100 到 200 公尺深的澎湖水道,海底地形向南開展並加深,因季風與洋流作用,海象險惡,即是俗稱的「黑水溝」。

       「海湧一陣一陣」,這一處海域孕育出豐富海洋生態資源,維繫許多經濟性魚類、甲殼類、螺貝類、頭足類與藻類等生物活動場域,還有珍貴又美麗的珊瑚,海底經常可見大片分枝形或桌面形的軸。

          蚵仔寮有豐富的自然人文生態景觀,甚至無法以人力再造的特殊天然景緻,應嚴格保護自然、動、植物生態環境及重要遺址。不論在有形及無形文化資產方面,都具有特殊的漁村文化及歷史層面的保存價值;此外,尚未進行探查的豐富水下生態,更是我未來想參與的……;最後,「有閒請大家別忘了作伙來泡茶呦!」。

    :::
    ▲開啟 ▼關閉